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 go 回复: 0 | 浏览: 2161 |倒序浏览 | 字体: tT

Rank: 4Rank: 4Rank: 4Rank: 4

私房钱
98  
宝宝生日
2011-8-8 
积分
100 
UID
33826873 
主题
发表于 2016-1-8 16:35 |只看该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发短消息 | 加为好友 | 字体大小: tT
  生活中,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一些孩子,为达到某种目的特别任性,把许多家长搞得精疲力尽仍不罢休。“不,不,不给我买变形金刚我就不回家了!”玩具店前,孩子大声喊叫,无论父母怎样哄,孩子就是不松口,执拗地坚待着。他常用这种方法向父母要东西。而且“倔”劲一上来,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。
  

  这就是许多孩子任性的表现,一般来说孩子的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:1、哭闹。
  哭闹是孩子为了实现自已的目的最常用的手段。而很多家长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。一且孩子哭闹起来,家长马上投降,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。而且常常”超额“完成“任务”。
  2、乞求。
  一般来说当孩子向他的家长乞求要某样东西时,家长大多都会答应。
  3、死缠烂打。
  孩子常常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,最后还不行,就赌气、不说话、摔东西、不吃饭等等。为此,家长只得退让,或者听之任之。
  面对孩子的任性,家长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。从客观上来说,任性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。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·科克的研究表明,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。他指出,孩子随生理发育,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。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,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,再做出处置决断,而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,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、不利,或者是有害的。此外,家长多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他参与的结果,完全忽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。实际上,这种情绪和兴趣,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。
  从主观上来说,任性也多半是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。当今社会,家长大多过于溺爱孩子,孩子要什么,家长就满足什么,可谓百依百顺,这样容易促使孩子任性。当然,也不能把孩子所有的反抗行为都当成任性的表现,如果一味地压制孩子的反抗性,这样会抹杀孩子的独立性。智择优教育心理专家孟老师曾分别挑选了100名3-5岁反抗性强和100名几乎看不出反抗的儿童,并对这些儿童进行追踪性研究。研究发现,这批儿童到青年时,原法抗性强的一组对象,有8人意志坚强,有主见,能独立地分析和判断事物并作出决定;而原来“无反抗性”的一组人,只有26人成为意志坚强的人,其余的人相对显得碌碌无为。
  那么,如何正确地处理孩子的任性呢?1、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,要分清对与错。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;无理要求,不能答应。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“先抑后扬。“先抑后扬“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家长好‘欺负’,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,“级别”越来越高,一旦家长不能满足他的要求,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,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。因此,拒绝孩子,一定要从一而终。
  2家长应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为界限,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。要让该子明白,什么事该做,什么事不该做,并鼓励他坚持执行。不能总跟孩子说:“就今天这一次啦”、“下不为例啦”。对孩子超越行为界限的事,决不能迁就,否则,只会娇惯孩子,助长孩子的任性毛病,以后难以改正。还须注意的是:家长的态度和立场必须一致。
  3、在孩子任性时家长要善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。例如,孩子进入超市,吵着要买糖果,看见气球,又闹着要气球,此时,家长可设法让孩子去观察某一事物,使他忘掉刚才哭喊着要的糖果、气球。
  4、家长对孩子说“不”之后,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,让他明白“不行”的道理。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理由,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,甚至产生焦虑、恐惧、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。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做,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,家长拒绝他是有理由的。
  5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。任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、自我管理的能力。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,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。例如,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,睡觉起床后把小枕巾盖在枕头上,久而久之,他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,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。
【本文版权归智择优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】

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
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反抗行为当成任性
快速回复

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:4406043013572公安机关备案号:44010602000096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    版权保护投诉指引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6]7051-1702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举报邮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:kf@mama.cn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