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在线时间
- 42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14-5-8
- 私房钱
- 3318
- 阅读权限
- 100
- 积分
- 2964
- 帖子
- 434
- 精华
- 1
- UID
- 16655237
- 私房钱
- 3318
- 宝宝生日
- 2006-01-16
- 积分
- 2964
- UID
- 16655237
|
参考一下报纸上误区,我们有没有中枪
误区一:孩子劳动越帮越忙。采访中,一名家长对记者说,她的女儿要求自己洗手帕,结果弄得满地都是水,此后就再也没让孩子干家务了,还不如自己干更省心些。无意之间挫伤了孩子对劳动的兴趣。
误区二:把劳动当负担,怕影响孩子学习。孩子上学了,父母们总是这样教导:“只要你好好学习,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。”采访中,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一名姓武的学生家长就说,“学习落下了就很难赶上,是大事,会不会做家务倒是其次了。”另一名姓蒙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,现在孩子们的压力都很大,她的孙女上小学四年级,每天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开始写作业,写完家长还要修改,周末要参加英语、数学班,寒暑假背古诗、古文,玩的时间少之又少,又怎么忍心让她做家务呢?
误区三:鄙视普通劳动者。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: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,长大了就让你去扫马路、当工人!”在孩子心目中,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等的事情,结果,躲避劳动、鄙视劳动成为必然。
误区四:现在条件好了,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了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不少条件好的家庭对劳动意识的培养很欠缺,一些家长认为,过去,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”,如今,家里生活好了,当然得让孩子多享几天福。
误区五:用劳动惩罚孩子。有些家长把干家务活当作惩罚手段,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式,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,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