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山吹绿 于 2017-7-25 16:28 编辑
【案例分享】遇见你,我是如此幸运…… 浩浩是我的第二个孩子,由于工作的原因,从小就寄养在奶奶家,直到两岁半才接到身边来由我们亲自照顾。和一直在我们身边放养的哥哥相比,浩浩从小就显得很不一样——胆小、怕生、敏感、不愿意与他人接触,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一件小事情而歇斯底里的哭闹。幼儿园时期,老师也曾和我们反映浩浩的动手能力相对其他孩子比较弱,反应比其他孩子慢。当时的我们,并未将这些放在心上,总以为是孩子的个性问题,长大了自然慢慢会变好,加上没有从小陪伴在身边的愧疚感,让我们对他的这些举动总是无限包容。
为了改变孩子的这些问题,我们为他报了许多兴趣班,画画、主持、表演等等,只要浩浩喜欢,能够帮助他增强信心,有助于他性格培养的培训,我们义不容辞。现在想想,当时也是把这些兴趣培养班看成了是神仙救命草,似乎只要都去了都学了,对浩浩的成长就一定是有利的。然而,真正起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。
渐渐的,浩浩长大了,成为了一名小学生,一些能力方面的不足也慢慢显现出来了。比如,浩浩在写字的时候,经常写反字、笔画漏写等等,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。为此,我也没少打过他,觉得这是孩子不听话、心思没放在学习上。也和浩浩当时的班主任老师谈过,老师总说孩子长大后会慢慢变好的。可是,直到浩浩上了三年级,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渐入佳境,反而越考越差,伴随而来的,还有浩浩自信心的不断打击、性格的愈发懦弱,甚至招来老师、同学的异样眼光……越来越多负面问题的显现,让身为母亲的我心力交瘁,有时候打完了浩浩,自己也窝在沙发上埋头痛哭。当时无法理解的是,同样是我的孩子,为什么相对比哥哥付出更多精力的浩浩就这么难以管教呢?
直到有一天,浩浩在学校和同学起了冲突,回家抱着我说“妈妈,我们转学吧!”我才发现,原来一路走来,受折磨的不仅仅我,同时还有孩子。这时候,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,她就是浩浩的新班主任陈老师。从陈老师的口中,我第一次听到“视知觉”这个词,第一次知道浩浩的各种“反常”行为是由于“感统失调”、“专注力不足”造成的。
知道了孩子的问题根源所在,我带着浩浩北上求医。很幸运的,我们得到了北京儿童保健专家梁爱民教授的亲诊。让我们失望的是,梁教授说浩浩年龄偏大,纠正比较困难,让我们不用抱太大希望。
回到老家,我不甘心,继续上网翻阅相关资料。身为妈妈,我必须尽全力挽救我的孩子,哪怕只有一丝希望。后来通过上网翻阅资料,得知“多特儿童专注力”这个机构,在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之后,得知多特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“专注力项目”的唯一合作机构,让我对多特有了初步的认可。于是,马上联系了多特的老师上门测评,测评的结果是浩浩的专注力水平比实际年龄低了四岁,和梁教授的测评结果一致。拿到测评报告时我特别自责,如果早点重视浩浩的各种“不和谐”现象,如果早点上网翻阅相关资料,如果早点接触“感统”、“专注力”,浩浩或许会少走很多弯路。浩浩已经九岁了,很快就要过了培训的关键期,孩子的情况耽误不得,可以说,多特是我当时的唯一的救命草。
多特遵循儿童脑科学原理的系统训练,让我们享受到了多特定制化的课程、全程根据孩子状况动态调整课程、一对一备课等系统化的课程体系。不仅如此,在多特训练期间,我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训练浩浩,无论刮风下雨,我都坚持不懈每周带孩子从外地赶来上课;在家里,也按照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对浩浩进行训练。虽然过程很辛苦,但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进步,我的内心无比欣慰。
浩浩懂得了如何与同学相处,会在同学面前展示他的魔术表演,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和他玩,自信开朗了许多。除了孩子看得见、摸的着的变化之外,我自身也在不断变化,从之前不由自主打骂孩子的妈妈,到现在冷静分析换位思考解决孩子问题的妈妈,我和浩浩的亲子关系也变得亲密无间。多特不仅仅是对孩子进行系统培训,更不定期召开家长学堂,让我们更了解儿童心理,处理起孩子的事情来更加懂得“对症下药”,明白通过与孩子的有效沟通,纠正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。
在多特,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,还有家长。可以说,在遇到多特之前,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妈妈,在遇到多特之后,我是一个懂得如何科学育儿的妈妈。除此之外,我还会把我在多特学到的一些知识分享给我身边的朋友,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。
感谢多特的每一位老师,你们都是我和浩浩命中的贵人,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,浩浩成长的路上遇到你们,是他的幸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