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表明:人的眼屈光发育是有规律性的。新生儿绝大多数是远视眼,随着眼轴增长,眼屈光的发育呈现“消耗性负增长”,眼的屈光状态发展总的趋势是“远视→正视→近视”。一般来说,18岁左右眼屈光发育相对静止下来,此时若眼轴发育正常,则为正视眼。如果眼轴发育过度,则形成近视眼。儿童、青少年正处于眼屈光发育敏感期,其眼屈光发育走势如何,决定了其将来一辈子的眼屈光状态。 学生近视眼的发生、发展还有一个内在影响因素—眼生理功能,即眼肌的调节灵敏度和近调节耐力。为什么在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、生活方式和用眼要求条件下,有些孩子近视了?有些却不近视?有些孩子近视早、近视度数加深快;有些却近视发生晚、近视度数加深慢?更有一些人不管怎样用眼也没有近视?科研资料显示:眼肌功能差的孩子容易产生近视。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眼肌的灵活性、舒张力、耐力可塑性很大。只要我们在眼球结构尚未发生改变之前,通过眼生物与生理功能检测,找出近视发生与发展的症结所在,并针对症结设立目标进行眼肌训练,调动眼动生理潜能来适应近距离用眼,就可抵御眼球结构改变(眼轴异常增长),有效预防控制学生近视。 因此,掌控孩子眼屈光发育状况,针对性实施双重干预显得尤为重要,在对视觉环境和行为进行干预的同时,调动孩子眼生理内在潜能,让孩子安全、平稳度过眼屈光发育期,实现“不近视、迟近视、慢近视”的理性防控目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