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山吹绿 于 2019-5-14 17:35 编辑
《女儿们的恋爱》中,秦沛的女儿姜丽文性格活泼,酷爱运动,生活中的一点点的小甜蜜,她都能高兴半天。过生日男朋友送炸鸡,她都很满足。
镜头外面的王子文看到姜丽文,满满的羡慕。她说:我不羡慕她男朋友对她有多好,我羡慕沛叔(她爸爸)给她的爱足够多。
王子文很独立,和父母没事几乎不联系。但是就像她自己说的,“独立都是被逼的,因为没有人关心。”
父母从小离异,她需要察言观色的观察别人,这让她变得很敏感。小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影响,长大后才意识到,这个童年创伤是要跟随她一辈子的。
她简单平淡的讲述,却让人心疼不已。当然,这样的创伤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。她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就,能哭能笑,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。可有没有想过,童年的创伤就像一个人心头的一个洞,它难以被填平,它融入了一个人的性格里。它存在与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,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跳出来,影响着你。
生活中,也许大多数人的家庭,不会像社会新闻中孩子一样,经常被家暴;不会像苏明玉一样,父母偏心到极致的地步;也不会像樊胜美一样,被重男轻女的家庭压榨。
很多人的家庭,看起来很完整。那些童年的伤痛提起来时,别人还会质疑:这点事你能记这么多年?
但是不能否认的是,那些创伤是客观存在的,它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他人,对待感情,对待生活的态度与方式。
童年的创伤与一个人的成就,拥有的财富无关。带着伤痕长大的孩子,可以收获名利,却很难收获绝对的爱与安全感。
徐静蕾是出了名的才女,从演员到导演,一直非常成功。但是在她内心深处,却一直住着一个不安的孩子。徐静蕾与黄立行恋爱多年,却从不谈结婚的事。她每年都去冻卵,却从不提生孩子的事。
小时候生活的房子不大,所以父母的争吵声在显得十分刺耳。他们的争吵大多没有实质性的内容,但是就是很凶的在吵。
所以徐静蕾想到一个家庭的样子的样子,从来不是和和睦睦,相敬如宾,而是本能反应那会很吵,很吵。这也是她步入婚姻最大的障碍。
即使她已经到了这个年纪,和父母出去的时候,精神还是紧绷的,因为她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吵起来。
争吵这件事,对于徐静蕾来说是个雷点。她不允许吵架,包括身边的同事也不允许在她面前吵架。争吵这件事,会勾起她心里的一根弦。我们性格中很多纠结拧巴的东西,都来自于童年的经历。
父母不一定是故意的,也不是不爱她,可父母的行为,却给她带来了一生的创伤。
童年时父母的相处模式,以及父母与我们的相处模式,是长大后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相处模式。
《透明人》的主持人姜思达从小父母就离异了,父亲性格暴戾,而且父母会跟他说对方的坏话。这让他从来不敢相信别人,不管那个人与他有多亲密。
在看完电影《狗十三》后,姜思达拍了一段视频。他说:我之所以敏感是因为,童年时父亲的行为无法预测,不知道下一秒是夸我还是打我。
生活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,你必须从小就会察言观色。你必须能看出来听出来,大人是不是下一秒开始吵架了,你是改回避还是该劝和。
这样的敏感会让一个人生活的很艰难,就是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,他们都会很怕。他们怕自己的行为让别人不高兴,怕别人不高兴后自己手足无措。
他们甚至必须在人群中努力的维持现世安稳的状态,“下一秒就会吵起来”的状态,是他们最害怕面对的。
一个9岁的时候,就经常躲在被子里哭的孩子。她到了19、29、39、49岁的时候,令他崩溃的点依然会存在。
我从小成长在一个很完整的家庭,在别人看来,这个家庭太完美了,经济条件可以,儿女双全,一家人都生的那么整齐漂亮。
只有在我的心里,我的家是伤人的。
我的爸爸有三个姐姐,从小我的三个姑姑联合奶奶就一起欺负妈妈。弟弟没出生之前,她们拿生儿子这件事损她,弟弟出生后,她们以挑我毛病的方式来欺负妈妈妈。
妈妈是个对自己要强,对别人软弱的人。从小,她听到姑姑和奶奶对我的恶意评价,回来都会冲我吼一顿,而且不听我解释。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:人家怎么不说别人,肯定是你做的不对。
所以我小时候最怕的一件事,就是每天傍晚家门口钥匙响动的声音,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吼一顿,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错事。
大学的时候,同学妈妈来学校看她,我看到娇小的她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,眼泪“唰”的流了下来。
别人看来,这个说哭就哭,说笑就笑的女孩很可爱。
其实我不是可爱,我是真的羡慕。我也想回到小时候,抱抱那个不断被冤枉的自己,告诉自己:我相信你,不管别人怎么说,我相信你。
长大后,我和妈妈丝毫建立不起亲密感。生孩子后,我再艰难也没有叫妈妈来帮我。因为我们在一起,没话说的场景真的很尴尬。
我不断说服自己,妈妈是爱我的,要不然她怎么会每次去南方出差,都带回一大箱子我爱吃的芒果。我可以以同样的方式,给她买很多东西来证明我爱她,但是想要母女那样的亲昵,我真的做不到。
童年的阴影就像一个人的“强迫症”,它“强迫”你一次次的想起,一次次的的难过。
童年的创伤和极端破碎的家庭还不一样,很多人的事情在别人看起来微不足道,你不原谅甚至会觉得你小气。
其实真的不是的,“儿童”是成人之“父”,早期的经历是一个人的人格延续中心。
我们承认伤痛的存在,承认自己被伤害过,这没什么大不了的。更重要的,我们也要接受自己已经成为了这样的自己。
后半生还有很长,没必要在漩涡中度过。
很多事情,是不能原谅的,强迫自己原谅无疑于揭开自己的伤疤。
不能原谅,也不奢求道歉,只能自己慢慢淡忘。
小说《都挺好》的作者阿耐说:若是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,你很幸运,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治愈。若是你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,很难愈合,很难忘记,要做到原谅,可能很难,但至少学着放下,还是期望你,能为自己,活出一个更好的后半生。
很多父母是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开始学习做父母,而是带着他们的童年创伤,就成为了父母。
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,也没有完美的父母。谁也没有权利责怪谁,毕竟责怪真的不能改变什么。
有些父母也许一生都不能看到孩子,但是这并不影响孩子能成长,能自我救赎。
谁也不敢说,那些给孩子造成伤害的父母,是不爱孩子的。
我们不能要求父母做出什么改变,她们的价值观就是如此,我们能改变的,只有自己。
受过童年创伤的我们,又会成为父母,组成新的原生家庭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尽量减少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伤害,也尽量享受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,治愈那个脆弱的自己。
每个人身体里,都住着三个人:父母,自己,孩子。
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哭与笑,委屈与欢乐,甚至能从那个和我们长得很像的小脸上,看到小时候的自己。
有一天,老公和女儿在下班必经之路等我。远远的,女儿大笑着像我跑来,老公在后面慢慢走着,眼睛里全是宠溺。那一刻,我真的哭了,看着眼前的两个人,我心里对女儿说了一句话:宝宝,希望你可以用童年治愈一生。
我也对每个有童年伤痕的人说了一句话:希望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自己也能被治愈。
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是好的,谁也没有标准答案。
郑渊洁的《智齿》中有这样一个小场景,女孩被同学冤枉偷钱后,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。说你再不交待我就告诉你爸爸,女孩倔强的说“我要告诉我爸爸”。
孩子遇到的委屈,伤心事,敢于告诉爸爸妈妈。大概这样的亲子关系,就是好的关系。
要知道,孩子跟父母倾吐心声,真的需要勇气。父母能耐心的听完又不呵斥,也是一种艺术。
无论什么时候,父母都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。孩子也发自内心的爱父母,不是因为暴力而屈服。
能有一个亲密关系的家庭,是一个人的底气,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治愈。
|